多款西方“克星”亮相九三阅兵 东风-17震撼登场。东风-17导弹在2025年的九三阅兵上再次亮相,其威武的身姿吸引了无数目光。央视首次公开的发射画面显示,该导弹腾空后并不沿传统抛物线轨迹飞行10大配资平台,而是像“打水漂”一样在大气层边缘灵活变轨,最终以10倍音速精准命中数千公里外的目标。这款被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称为“反导系统终结者”的武器,标志着中国高超音速导弹技术已进入实战化、常态化的新阶段。
作为全球首款实战部署的高超音速弹道导弹,东风-17以其全天候无依托发射和强突防能力著称,能够对中近程目标实施精确打击,是美国反导系统的终极噩梦,尤其擅长打击航母编队。东风-17汲取了东风-16成熟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精髓,作战射程可达1500至1800公里,采用“助推—滑翔”复合弹道设计理念,主要用于打击地面和海上目标。其乘波体弹头利用高超音速飞行时的气动特性,在飞行过程中产生一个气动“波体”,有效规避敌方探测与拦截。
东风-17的最大特点在于其高速度和高精度。其末端速度达10马赫,从发射到命中目标仅需10分钟,敌人根本来不及反应。打击精度圆概率误差小于5米,堪比巡航导弹。一次打靶试验中,东风-17成功击中移动靶船,验证了其反舰能力。美国《国家利益》杂志曾指出,现有反导系统的拦截窗口仅剩3秒,而东风-17的20G机动过载远超拦截弹8G极限。更致命的是,东风-17在飞行末段无需减速即可保持制导能力,配合贯穿14层甲板的智能引信,单发命中便能引发航母燃油弹药链式爆炸。
东风-17乘波体弹头设计使其成为敌人反导系统的噩梦。这种扁平楔形弹头能在高速飞行时利用激波产生升力,实现大气层内滑翔。传统弹道导弹再入弹头像炮弹,而乘波体更像有动力的滑翔机。东风-17不仅能在横向机动数百公里,还能在末端主动爬升或俯冲,让反导雷达的预测算法彻底失效。美国导弹防御局前局长格里夫斯曾表示,目前没有任何系统能拦截这种高速滑翔目标。
我国公开东风-17导弹既是为了展示实力,也是为了谈判。从央视公开发射画面到阅兵式亮相,东风-17的高调背后是中国国防政策的清晰信号:用实力捍卫和平,以透明避免误判。2025年阅兵展示的已是改进型,发射筒更短、机动性更强。通过展示这种新型武器,中国向潜在对手传达了明确信息:任何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威胁都将遭遇现代化武器的强大反击。军事专家杜文龙指出,公开东风-17就是要让某些国家明白,第一岛链内的军事冒险代价无法承受。
东风-41作为洲际核导弹,射程达1.4万公里,可携带10枚分导核弹头,是国家战略威慑的基石,确保了“第二次打击能力”。相比之下10大配资平台,东风-17对中国军事实力的提升更具革命性意义。东风-41虽能覆盖全球实施核打击,但属于“相互确保摧毁”框架内的威慑工具。东风-17作为全球首款服役的高超音速常规武器,直接改变了现代战争的成本收益比。美军推演显示,当东风-17与东风-26组成“航母杀手集群”,配合电子战装甲车和隐身战机实施体系化打击时,传统海空优势将荡然无存。
宜人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