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以“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共筑教育强国根基”为主题的2025年第一期中国校(园)长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落幕。300余位教育局领导、知名校长、专家学者齐聚,通过3天的主旨报告、圆桌对话与实践工作坊股票114在线配资查询,为科学教育落地、粤港澳教育协同及教育强国建设凝聚共识、探索路径。
本次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承办,聚焦科学教育创新实践。
重量级嘉宾云集,前沿实践经验集中释放
论坛设置多场主旨报告,覆盖科学教育顶层设计、跨学段实践、航天科普融合等关键领域。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系统阐释“加强技术与工程教育”“构建多主体协同育人生态”的实践路径;中国航天科普大使刘勇提出“选学生能懂内容、用通俗语言、让学生参与、启迪思考”的科学教育四准则;澳门培正中学校长高锦辉、香港教育局林威廉分别分享澳门科技教育十五年实践成果与香港小初九年一贯科学课程经验,为跨区域科学教育提供多元参考。
珠海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张六安结合办学实践,介绍珠海一中在教育数字化、智能化背景下的科学教育探索;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原校长刘畅则强调“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需协同发展”,倡导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创造”。
聚焦粤港澳协同,共绘湾区科学教育生态蓝图
作为论坛核心环节,“粤港澳大湾区科学教育的生态构建”圆桌对话汇聚澳门培正中学、香港教育局、珠海一中三方代表。嘉宾们围绕“区域教育资源互通”“特色课程共建”“协同育人模式创新”展开深度研讨,提出推动优质教育经验跨区域“裂变式传递”的具体思路,为打造具有湾区特色的科学教育生态提供实践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孙红培在致辞中表示,论坛的举办既是北师大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现,也是将珠海校区打造成校园长培养“黄埔军校”、助力珠海建设全国教育创新高地的关键举措;珠海市副市长苏虎亦指出,珠海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借力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推动教师队伍专业化协同发展。
实践工作坊赋能,破解科学教育落地痛点
论坛第三天特设“创新人才培养”“科学技术与工程教育实践”“学校科技特色建设”三大主题工作坊,由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唐健教授现场指导。参会校园长以分组研讨形式,针对科学教育实施中的实际难点深入交流,形成可落地的实操方案,实现“从理念共识到行动转化”的论坛目标。
据悉,本次论坛为参会者提供政策解读、理论引领与实践借鉴三重支持。未来,北京师范大学与珠海市将以论坛为纽带,进一步凝聚全国教育力量,推动科学教育创新实践,为教育强国建设筑牢科学根基。
文|何叶舟股票114在线配资查询
宜人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